【研報】光伏電站專題-互聯網電站后市場(27頁)

光伏電站運營商的痛點,后電站市場孕育而生:目前電站運營商均會被三件事所困擾:1.融資難,即民營企業存在融資天花板,融資比例難以提高,手中分布式融資難度大2.運營難,光伏電站占地面積大,設計元器件多,難以排查3.對碳市場不了解,錯過提高收益的方法。后電站市場就是一個解決這些痛點,服務于運營商的市場。

監控軟件是切入后電站市場的核心:監控軟件能夠實現運營數據可視化,從而提高融資的可信度。同時數據的實時監測能夠為運營維護提高效率,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一個監控軟件服務商在實現大數據分析后,能夠配合電網完成調度等難度較大的任務。典型案例就是Metecontrol 幫助德國光伏度過2015 年的日全食的考驗。軟件服務是電站后市場的核心。

監控+輔助運維,輕資產服務型公司:運營維護一般都是業主或者EPC企業承擔,監控軟件在這其中主要承擔實現大數據對標,遠程診斷以及為金融機構監管的任務。這個市場空間將受制于電站運營維護的空間,我們估計在20 億元左右,由于這項業務屬于輕資產服務型,集中度較高的情況下可能出現百億級別的公司。

監控+金融=平臺,金融平臺型公司:提供運營維護很難形成龐大的用戶群體,只有為光伏電站提供金融服務才能快速吸引用戶,形成平臺。目前通過數據挖掘電站的風險的方法已經成熟,關鍵是缺乏權威的全周期的監管。在實現全周期的監管以后,落實了即時低成本的信息披露以后,保險和P2P 混合形式的資金有望介入,從而實現監控+金融的平臺公司,金融投資者持有的電站有望接入這個平臺。如果考慮電站監控軟件通過在切入用戶的能效管理上有天然的優勢,未來可能會介入直購電等領域,未來有可能會出現千億級別的公司。

1 2 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