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研究美國市場發現,汽車后市場快速發展得益于平均車齡延長。隨著我國車齡逐步增大,將促進汽車后市場的穩步發展,相關企業正處于最佳發展機遇期。
美國汽車后市場的壯大發展與政策支撐密不可分。我國自去年起已多個部門已出臺多個法案破除后市場的壟斷現狀,這意味著汽車后市場發展的政策障礙被逐漸掃除,中國汽車后市場將迎來發展的黃金十年!l 美國的汽車后市場,先后經歷了連鎖化與互聯網化,目前四大第三方汽配連鎖巨頭AutoZone、Advanced Auto Parts、O’Reilly、NAPA 占據后市場30%份額,成為行業主導,而汽車經銷商僅占據25%以下的份額。我們分析認為,規模效應、供應鏈管理能力和物流體系是四大巨頭核心競爭優勢。
正是基于后服務市場穩定的增長性,同時四大公司壁壘較高,利潤常年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四大巨頭股價平均20 年上漲50 倍,漲幅最大的公司是O’Reilly,20 年時間上漲了100 倍!l 中美公司對比,金固股份對標AutoZone,隆基機械對標NAPA。中國當前的后市場現狀,是連鎖化還未完成,但互聯網環境已經成熟,因此我們認為中國不會經歷美國先數十年連鎖化后數年互聯網化的過程,而是連鎖化和互聯網化融合進行,從上市公司角度來看,我們認為隆基機械可對標NAPA、金固股份可對標AutoZone,二者分別挑選了兩個最容易成功的方式,通過互聯網來改造后市場,未來發展均有強大潛力。
經驗總結:參考美國后市場的發展經驗,我們得出的幾點結論:1、汽車后服務市場空間巨大,穩定增長,是誕生牛股的沃土,美國四大連鎖平均20 年上漲50 倍,目前市值均在1000 億人民幣量級,反觀國內,相關公司均不到100 億市值,后續成長空間巨大;2、對于如此垂直重點領域,最后能夠成功的公司一定不是純粹的互聯網企業,它一方面需要有互聯網思維,另一方面一定要有充足的行業經驗,未來的后市場巨頭不可能是目前的BAT(百度、阿里與騰訊)或者京東;3、目前國內后服務市場商業模式眾多,但最終都會殊途同歸,其中供應鏈體系的建設,未來公司的供應鏈建設水平將決定汽車后市場最終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