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醫療大數據時代拉開帷幕(24頁)

智慧醫療時代——醫療行業的大數據時代

智慧醫療(smart health-care)誕生于IBM2009 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根據IBM 提供的數據,上海市衛生信息系統,每天生產1000 萬條數據、已建立起3000 萬電子健康檔案、每天調閱10000 萬次,信息總量已達20 億條。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醫療行業的信息化也迎來自己的“大數據時代”。

 

智慧醫療助力醫療機構信息化,解決醫院最關注的醫療安全管理問題

目前我國已基本實現了“數字醫療”和“區域衛生信息化”,但只有少數醫院能達到智慧醫療的水平,當下參與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是國內幾百家HIS 廠商,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醫生工具移動化

面向醫院醫生的智慧醫療應用模式主要用于醫生之間的交流、醫學知識庫的應用和管理病患健康數據等方面。目前面向醫生的智慧醫療商業模式較難復制美國,而是以一種向醫生提供信息化服務為主的循環補貼模式,但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進,或將為向醫生收費這種模式打開新局面。

 

移動醫療App 百家爭鳴,主攻大眾用戶入口

2014 年市場規模增長至30 億元,同比增長89.9%,同年全球移動醫療市場規模達45 億美元。按照速途研究院預測,2017 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有望達130 億元。目前這些App 的服務對象主要為大眾用戶,用于滿足尋醫問診需求;預約掛號及導醫、咨詢和點評服務需求;細分功能需求等。另外,移動醫療的軟件和硬件相結合將帶來市場的爆發式增長。

 

醫療設備可穿戴化,顛覆健康管理模式

可穿戴醫療是將傳統醫療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相結合,并輔以大數據分析而形成的交叉領域,可滿足醫療機構、醫生、大眾群體的不同需求。多家機構均對可穿戴醫療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2012 年中國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為4.2 億元,預計到2015 年這一市場將達到12 億元,2017 年將達到47.7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0%,發展潛力巨大。

1 2 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