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據連接”推動互聯網醫療下一波發展。
互聯網對于醫療行業帶來的增量空間在于連接和智能。互聯網醫療發展的第一階段已經解決連接“信息”,成熟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互聯網廣告和搜索。互聯網發展的第二階段需要連接醫療數據,在醫療大數據的互通互聯下,通過智能化手段有效配置醫療行業六大要素方,面對醫藥、保險行業、個人健康三大萬億級市場打造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2、基于電子病歷的臨床數據是最核心的醫療大數據。
醫療衛生領域三大數據庫分為健康檔案庫、人口庫、電子病歷庫,其中醫院內部所產生的醫療數據價值最高,尤以基于電子病歷的臨床數據更甚。醫療衛生信息化產品搶占數據入口,重點關注三類產品:基于電子病歷的臨床信息系統(抓取底層數據)、院內“集成/開放”平臺(標準化數據),區域集成平臺(共享數據)。作為行業基礎設施,醫療大數據互通互聯有助于醫療行業六大要素方優化配置資源。目前我國醫院電子病歷5 級及以上占比僅6‰,升級空間巨大。
3、解放醫療大數據的核心是通過醫改破除以藥養醫。
醫療大數據的所有權歸個人,管理權歸政府,控制權歸醫院,運營權歸第三方。當前以藥養醫的行業利益分配機制,使逐利性的醫院不愿意數據流動,人為造成“數據孤島”。醫改的本質就是在三醫聯動下破除以藥養醫。
4、醫改全面推動或成為醫療大數據價值變現契機。
醫保基金長期支出增長超過收入增長成為政府推動醫改的核心原因。2009 年開始的新醫改,經過7 年,100 城市的試點,在2016 年加速推廣是大概率事件,其中三明醫改模式或成為最優方案。我們對三明醫改的認識:1)從精神(破除以藥養醫)和方法論(三醫聯動)來看是正確的;2)剛剛上路,下一階段考驗動態糾錯能力和引入市場化力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