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是提高光電轉換效率:從多晶硅→單晶硅:單晶硅電池片效率的提升空間大于多晶硅電池片,2022年,同為P型的單/多晶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分別達到23.3%和21.07%;從P型→N型:目前P型電池的理論轉化效率極限為24.5%,而N型電池技術的光電轉換效率理論極限28.7%,N型電池比P型電池理論上可以提升4.2%極限效率。第二類就是提高光伏組件的進光量:如光伏玻璃透光率決定了組件發電效率;雙玻組件憑借背面發電取得 4%~30%發電量增益;跟蹤支架通過實時跟蹤太陽方位,主動調整組件朝向以最大化利用太陽輻照提升10%左右的發電量;反射膜通過提升雙玻組件背面進光量提升12%左右發電量。
反射膜通過提升地面反射率來增加組件背面發電增益:反射膜主要是通過增加地表反射率,太陽光照射到這層膜上,然后通過反射膜反射進入組件背板,增加進光量,主要應用于雙玻組件。地面反射率越高,電池背面接收的光線越強,反射率值越高,陽光的反射情況越好,周圍的環境也會越亮,光伏組件的傾斜面接收到的反射及輻射量也就越多,雙面組件背面的發電量增益也就更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