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力系統在推行“源網荷儲”協同互動中,首先是要最大化調動/發揮負荷側調節響應能力。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指標之一為提升系統靈活性,在源-網-荷三段中,源側因為清潔能源的接入靈活可控性下降,而負荷側隨著柔性負荷的接入,其靈活可調性的潛力最大。
相關政策明確要求電網應具備3%-5%的尖峰負荷響應能力。根據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到2030年,省級電網基本具備5%以上的尖峰負荷響應能力”。根據《“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力爭到2025年,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負荷的3%~5%,其中華東、華中、南方等地區達到最大負荷的5%左右。”
虛擬電廠能夠充分發掘需求側可控負荷、可中斷負荷、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儲能等資源的靈活調節潛力,受到政策大力支持。各地大力鼓勵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進入電力市場,提供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并加緊推出虛擬電廠運行細則,規范虛擬電廠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