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能源報告-光熱儲能發展指日可待(25頁)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風光發電的裝機量和發電量快速發展。2021年風光裝機量(6.4億千瓦)占總裝機量(23.8億千瓦)為26.7%,我們預計2025年風光裝機量(11.1億千瓦)占總裝機(30.5億千瓦)36.3%。預計2020-2025年風光裝機量CAGR增速分別為14.3%和17.1%。2021年風光總電量占比總發電量11.8%,根據國家能源局預計,2025年發電量占比為16.5%。

風光不穩定性和波動性催生調峰調頻需求,儲能將大幅受益。新能源發電波動性強,不可預測性強。當新能源大量并入電網時,會增加電網的波動,電網安全性或將受到沖擊。我們認為,解決方式為:對火電進行靈活性改造、發展調峰氣電或開發儲能(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

儲能有利于新能源消納,減少棄風棄光。2021年我國風電和光伏利用率分別為96.9%和98%,處于較高水平。但是未來隨著風光發電量增大,消納難度增大。2021年西藏棄光率達到19.8%。青海的棄風率和棄光率為10.7%和13.8%。棄風棄光問題源于“三北”地區的系統調峰能力、跨省區外送能力無法支撐本地區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我們認為,解決棄風棄光的途徑為:(1)儲能、(2)電跨區域傳輸(特高壓等)、(3)轉變能量形態以達到跨區域傳輸(氫儲能)、(4)在中東部地區等電需求量大的地方發展新能源(存在資源稟賦的桎梏,原因是國內光伏資源較好的地區為“三北”地區)和(5)產業轉移,將高耗能行業轉移到風光資源好的地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