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走進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了時代發展的“新石油”。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發展到信息社會,不同的時代驅動社會發展的生產要素各不相同。在農業文明中,驅動人類文明向前的主要要素是土地和勞動力。而當工業革命拉開了工業時代的序幕,驅動社會進步的核心生產要素也從土地和勞動力逐漸轉變為資本和技術。到了上世紀中期,計算機的發明和普及開啟了信息時代,科學技術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生產要素。如今,隨著信息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我們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驅動社會前進的主要要素轉變為數據。數據和社會經濟中的每一個角色(政府、企業、個人)息息相關,掌握了數據就掌握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將在利益分配中獲得更多。
數據成為生產要素的土壤已經具備,中國將數據列為五大生產要素之一,意在新時代發展浪潮中拔得頭籌。從遠古時代,數據就蘊含著大量信息,然而由于技術發展水平落后,其價值一直未被發掘。隨著社會進步,信息技術如井噴式發展,我們具備了數據采集、存儲的基礎設施,具備了使數據自由流通的通信技術,具備了數據分析加工的計算機基礎設施以及先進算法,積累了大量行業知識(Know-How)。數據本身是無法創造價值的,這些科學技術是激發數據價值的基礎,是驅動數據成為生產力的炮彈。另外,政府、企業的治理理念不斷發展,市場也越來越成熟,社會已經意識到如何應用數據可以創造價值。數據成為生產要素的土壤已經具備,全球各國家地區都想在新時代發展的浪潮中爭得先機。中國同樣意識到發展數據要素市場的重要性,已經將數據列為五大生產要素之一, 其戰略地位已與土地、勞動、資本、技術比肩。
數字化成為國家級戰略,數字要素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從“十二五規劃”到“十四五規劃”,國家不斷加深對于信息化和數字化的強調,2020 年 11 月,《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二十大要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而數據要素正式成為了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數據的爆發增長、海量集聚蘊藏了巨大的價值,為智能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數據要素市場是將尚未完全由市場配置的數據要素轉向由市場配置的動態過程,其目的是形成以市場為根本調配機制,實現數據流動的價值或者數據在流動中產生價值, 其產業鏈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流通、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生態保障。數據要素市場市場化配置是數據供需雙方在數據資源和需求積累到一定階段后產生的必然現象,對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