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 是繼 CRT 與 LCD 之后第三代顯示技術,多種維度優勢顯著,驅動行業迅速增長。AMOLED 面板的每個像素都可以連續且獨立的驅動發光,不需要背光模組,相對于上一代 TFT-LCD 面板具有更薄更輕、可彎曲、色彩對比度高、響應速度快等優點。近年來,隨工藝改進,AMOLED 顯示面板在性能不斷提升的同時,成本得到了有效把控,這也進一步提升了 AMOLED 的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比持續提升。據Omdia 預測,2021 年全球平板顯示市場規模約為 1571 億美元,AMOLED 面板市場規模約為 429.35 億美元,占比約 27.3%,到 2025 年 AMOLED 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567.83 億美元,市場占比將提升至 39.7%,CAGR 達 5.8%。
AMOLED 顯示屏已成主流,曲面屏及折疊屏手機應用擴大帶動 OLED 市占率持續提升。OLED 具有輕薄、低功耗、高對比度、可彎曲的特性,特別適合應用在中小尺寸的移動終端領域,具有高分辨率的中小尺寸顯示屏正在成為終端顯示的必備 OLED屏。2017 年,蘋果開始在其旗艦手機 iPhone X 搭載柔性 AMOLED 面板,成為手機市場大規模搭載 AMOLED 的開端;2019 年,三星、華為進一步推出了折疊屏手機,而 LCD 受限于其器件結構,無法實現曲面屏和折疊屏的需求,未來隨著曲面手機及折疊手機應用的不斷擴大,AMOLED 的市場占有率將持續增加。據 Omdia 統計,2021 年 AMOLED 在智能手機領域滲透率已達 35.3%,到 2023 年有望進一步提升至 42.5%,增長十分顯著。
智能手機作為 OLED 最大應用市場,進入存量時代疊加價格下降,手機廠商更加重視成本把控。隨 5G 手機滲透率到達一定水平,智能手機創新迭代逐漸放緩,目前智能手機已經進入了存量時代。同時,通過復盤旗艦機型歷史數據我們可以看到,2018-2020 年各手機品牌旗艦機價格保持穩定或有小幅上升,隨 5G 滲透率快速提升,市場競爭更加充分,蘋果、三星、vivo 等品牌旗艦機型均不同程度下調價格。并且據IDC 統計,5G 手機 2019 年平均售價 812 美元,到 2025 年將降至 416 美元,降幅高達 48.77%。因此,未來手機對廠商將對成本更為敏感,成本把控需求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