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工業軟件-國產PLC迎歷史性發展機遇(37頁)

PLC定義: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結構與功能。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以微處理器為基礎,融合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和通訊技術的新型工業控制裝置,使用被稱為”掃描周期“的循環掃描法工作,實現工業自動化控制中的聯網通訊、人機交互、過程控制,邏輯編程等功能,具有運作穩定、編程簡單等特點。PLC控制系統由CPU、存儲器、I/O接口(用來接收和輸出信號,接口數量越多可應用場景越復雜)、通信模塊、外部設備借口等部分組成。

PLC發展歷程:技術革新帶來產業整合升級,軟件發展推動PLC智能化。技術革新帶來產業整合升級,軟件發展推動PLC智能化,技術革新帶來產業整合升級,軟件發展推動PLC智能化。70年代個人計算機的出現和工業對PLC軟件編程的標準化需求推動PLC編程普及和標準化;80、90年代日益復雜的工業流程逐漸自動化,PLC逐步智能化、小型化;進入21世紀,硬件技術的發展豐富PLC應用,工業對于數字化采集、共享與處理的需求推動PLC技術變革。工業智能化需求結合軟硬件端技術發展推動PLC新一輪變革,國產創新型廠家或將面臨新一輪重大發展機遇。

PLC下游行業場景:PLC與行業深度綁定,行業應用廣泛。制造業存在需求,兩大市場對應不同類型PLC。技術發展降低PLC 研發門檻,中國制造業快速發展催生了對于PLC的需求。隨著下游應用領域的多樣化發展,與下游行業深度綁定的PLC 應用范圍和深度大幅拓展。大中型PLC主要用于項目型市場,小型PLC主要應用于OEM市場。國內大中型PLC主要應用于動力電池、物流和汽車等行業, 小型PLC主要應用于紡織機械、電子及半導體和包裝機械等行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