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造業效率相對低下,智能制造助力中國制造產業升級。根據《2020 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制造強國發展指數由規模發展、質量效益、結構優化、持續發展共四個分項數值構成,我國總分 110.84,居于世界第四,處于第三陣列國家。從分項來看,我國規模發展分數項第一,早在 2010 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已超越美國,而質量效益分數項得分 16.11,居于世界第七,遠低于世界第一美國 51.96,從上述報告評分結果看,提高我國制造業效率及發展質量是建設制造業強國的必經之路,而智能制造將持續助力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
近些年來政策出臺密集,國家鼓勵工業軟件發展。從 2009 年以來,政府不斷出臺政策,但從 17 年開始密集出臺,把工業軟件的發展提升到了推動建設制造業強國的重要地位上。當前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鼓勵政策頻出,如稅收優惠等,有利于推動行業發展。
工業軟件即將迎來行業爆發期。受益于產業升級、政策加持、國產化趨勢三大因素疊加,工業軟件在未來幾年有望迎來爆發。首先,工業升級釋放信息化及智能化需求,工業軟件是智能制造升級中的重要一環。 其次,政策利好不斷,自 2015 年提出“中國制造 2025”大政方針以來,多部門頒布智能制造發展政策,推動制造升級。其三,技術封鎖加劇,加速國產替代進程,2019 年 5 月,華為與 EDA(芯片設計軟件)三大廠商的合作均被制裁終止,2020 年 6 月哈工大和哈工程被禁用數學基礎軟件 Matlab,技術封鎖有望加速國內工業軟件替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