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向智能化轉變。近年來,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已由過去供給端的產品和技術驅動,逐漸轉換為不斷提高的客戶需求驅動。隨著消費者需求層次的不斷提升,汽車不再是簡單的出行工具,而是向智能汽車演進,成為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第三空間。智能汽車的內涵,可以總結為“通過搭載先進傳感器等裝置,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具有自動駕駛功能,逐步成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的新一代汽車”。智能汽車的主要場景包括智能駕駛和人機互動等。
傳統汽車一般采用分布式電子電氣架構,功能系統核心是 ECU。ECU(電子控制單元)是傳統汽車電子系統的控制中樞,可在大量傳感器、電源及通信芯片以及執行器等零部件的配合下實現對汽車狀態的操控,因此又被稱為“行車電腦”。在分布式 E/E 架構中,每個控制系統采用單獨的 ECU,不同的電控系統功能保持獨立性,彼此之間的交互很少。因此,每增加一個功能就需要增加一個 ECU,傳統汽車智能功能的升級主要依賴于 ECU和傳感器數量的累加。
智能座艙以人為中心,構建第三生活空間,通過感知、決策和控制,滿足多樣化需求。當前座艙正在經歷智能化升級,大尺寸中控液晶屏開始替代傳統中控,全液晶儀表開始逐步替代傳統儀表,HUD 抬頭顯示、流媒體后視鏡等設備逐漸得到應用,人機交互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未來,隨著高級別自動駕駛逐步應用,芯片和算法等性能增加,汽車使用場景將更加豐富化和生活化,基于車輛位置信息,融合信息、娛樂、訂餐、互聯等功能,最終將汽車打造成第三生活空間,滿足人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