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BIPV-BIPV風頭正盛誰將異軍突起(41頁)

光伏發電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趨勢明顯,分布式光伏成為新增光伏裝機主力。光伏電站是光伏產業鏈終端應用市場,根據電站的裝機規模、和用戶的距離、接入電網的電壓等級等不同可以分為集中式電站和分布式電站。集中式電站是在荒漠地區構建大型光伏電站,充分利用荒漠地區豐富和相對穩定的太陽能資源,接入高壓輸電系統供給遠距離負荷。分布式發電站主要基于分散建筑物表面,就近解決用戶的用電問題,通過并網實現供電差額的補償與外送。與集中式發電站相比,分布式具有投資小、建設快、占地面積小、盈利能力強、與用戶聯系緊密、政策支持力度大等優勢。2013 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快速增長,截至 2021 年底,光伏發電并網累計裝機容量突破 3 億千瓦大關,達到 3.06 億千瓦,連續 7年穩居全球首位。從結構來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占總光伏裝機的比例從 2015 年的14%提升至 2021 年 35.1%。從每年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來看,2021 年分布式光伏新增29GW,同比增速 87%,增速已經遠超集中式光伏,約占全部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 55%,市場份額持續增加,光伏發電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的發展趨勢明顯。

分布式電站中 BIPV 在外觀、壽命、受力、防水和施工方面優于 BAPV,增長潛質巨大。分布式電站又可以大致分為三類:光伏組件與建筑結合(BAPV)、光伏組件與建筑集成(BIPV)、非建筑場景,其中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電站(BAPV&BIPV)約占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量的 50%。BAPV(普通型光伏構件)主要指在建筑上安裝的光伏構件不作為建筑的外圍護結構,只起發電功能的建筑部件,在既有建筑上應用較多。BIPV(建筑光伏一體化)主要指在建筑上安裝的光伏構件不僅是發電的部件,而且作為建筑的外圍護結構,與建筑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如光電瓦屋頂、光電幕墻和光電采光頂等。截止 2021 年 BAPV仍為主流光伏建筑類型,與 BAPV 相比,BIPV 直接將設備作為墻體或屋頂,外觀整體性更強,使用壽命長,而且 BIPV 不需要其他固定結構的特性使其安全性更高,防水性能更好,施工難度顯著低于 BAPV。此外,BAPV 往往是需要一次性投入多年回報的項目,業主重視收益率與安全,一旦發生重大損失,會出現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的情況,而 BIPV 可以規避這一問題。BIPV 作為未來光伏建筑發展的重要方向,能夠很好地解決 BAPV 系統存在的一些痛點。

BIPV 新的應用方向不斷涌現,滿足不同用戶、不同場景的需求。(1)按應用場景劃分,BIPV 包括光伏屋頂、光伏幕墻、光伏采光頂、預制光伏墻和光伏遮陽板,屋頂資源是當下BIPV 領域搶占的重點,尤其是結合整縣推進的政策,屋頂 BIPV 產品發展愈發快速。(2)從技術路線來看,晶硅電池產業鏈完整,生產設備已實現國產化、產品技術自主先進、生產成本低,目前在光電建筑上占據 95%的市場份額,薄膜電池雖然在轉化效率等方面不及晶硅電池,但其結構簡單、透光性可調節、弱光性好、溫度系數低等特點使得其比晶硅更適合應用在 BIPV 上,尤其是在建筑立面上優勢更加明顯。(3)從產品表現形式來看,“建材型”BIPV是一種相對理想的形式,定制化程度高、強度要求、成本高;“構件型”BIPV 偏向標準化產品,但應用場景也受限,目前主要應用在工商業廠房屋頂、防雨車棚等大面積屋頂、大型建筑外側幕墻。綜合考慮,未來BIPV 產品的發展方向將是既能做標準化的產品,也能做定制化的產品,從而滿足不同用戶和不同場景的需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