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汽車-線控底盤自駕之基滲透拐點已至(45頁)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快速成長期,市場空間巨大。我國新能源產業起步較早,自 2001年“863”電動車重大專項計劃誕生起,經過二十余年的持續發展,新能源汽車銷量從 2011 年的 8159 輛快速增長至 2021 年的 352 萬輛,CAGR 高達 83%。從全球視角來看,截止至
2022 年 5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 26.5%,銷量占據全球的近 50%,已連續 7 年占據全球第一,成為全球無可爭議的新能源行業領導者。

線控技術最早起源于飛機的電傳操縱系統。線控技術是指由“電線”或者電信號來傳遞控制,取代傳統機械連接裝置的“硬”連接來實現操控的一種技術。線控技術最早起源于飛機的電傳操縱系統,線控技術將飛行員的操縱命令轉換成電信號,通過電纜直接傳輸到自主式舵機的一種系統。由于省去傳統的飛機操縱系統中從操縱桿到舵機之間的復雜機械傳動裝置和液壓管路,線控技術反應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目前絕大部分軍用和民用飛機都已采用線控技術。

汽車底盤朝著集成化、輕量化和智能化發展,至今已經歷四個階段:零散式設計——平臺式設計——模塊化設計——智能化。1)零散式設計:主機廠需要為每款車型開發單獨的核心部件,故零部件采購成本高。2)平臺式設計:在開發過程中,利用同一架構、共享部分設計,并基于此衍生不同的車型。這種設計模式不僅可以在開發階段節省研發費用,還可在生產階段共享同類零部件,降低企業采購成本。3)模塊化設計:在平臺化基礎上進一步升級,主機廠不再會為某車型單獨開發其動力系統,基本都是以驅動系統模塊化集群獨立開發并與車型開發項目分離,所有新車型的研發都基于驅動系統模塊化集群進行動力匹配選擇。模塊化設計可以加速新車研發,降低開發成本。4)智能化設計:底盤的子系統可分模塊進行智能化設計,如線控底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