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國防軍工-能源轉換鏈“綠芯”材料(56頁)

新材料是傳統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新材料是指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及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技術高度密集,不僅對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起著支撐和先導的作用,也推動著機械、能源、化工、輕紡等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因而新材料的創新能力,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未來中國制造業的整體水平,決定中國在產業價值鏈上的高度。

新材料自身并非寶藏,生產流程中的工藝或設備才是新材料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新材料的“新”是指相較傳統材料某些性能有明顯提升或出現了某些新功能,其是決定能否取代傳統材料甚至替代傳統材料,抑或是開辟新興行業的首要因素。從新材料的出現途徑來看,新材料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傳統材料經過新工藝或新設備改性而來,一類則是完全自主研發的新型材料。考慮到新材料的上游均為基礎的原料,因而生產流程中的工藝或者設備的優劣是決定其性能或功能的關鍵所在。

技術成熟程度定義坡點,切中行業痛處鋪就長坡。一直以來,對于新材料企業的投資價值的思考,主要在于新材料的技術成熟度及下游應用市場的開拓:技術成熟度方面,Maine 于 2016 年在《nature materials》上發表論文指出,新材料技術研發周期較長,實現商業化的時間平均 10 年以上,與生物科技相近,遠多于軟件技術,因而新材料技術的成熟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新材料企業的投資價值。工信部在 2019 年發布的《GB/T37264-2018 新材料技術成熟度等級劃分及定義》中將新材料的技術成熟度劃分為實驗室、工程化和產業化三個階段九個等級。其中產業化階段表明企業生產工藝成熟,可批量生產并能實現全部功能完全滿足預期使用目標的實物,預示著新材料技術真正可以直面市場的考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