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汽車-業績承壓,預期行業逐步改善(15頁)

2021年業績表現良好,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創近三年歷史新高。根據Wind數據,2021年汽車(SW)行業實現營業總收入31,358.8億元,同比增長1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16.2億元,同比增長22.6%,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2.7億元,同比增長42.6%。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創近三年來的歷史新高,一方面2020年受疫情影響基數較低,另一方面疫情之后國內企業復工復產的良好推進、經濟保持穩健增長,汽車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縱使在“缺芯”環境下,依然遵循擴大內需的方針上,產銷量保持穩定增長促進收入端明顯回升且有效平抑成本端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影響從而整體上帶來行業盈利水平明顯提升。

季度業績逐漸放緩,缺芯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明顯。分季度來看,2021年Q1/Q2/Q3/Q4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為7,735.6/7,717.6/7,277.0/8,22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7%/13.5%/-2.2%/-6.6%,環比分別增長-12.1%/-0.2%/-5.7%/13.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13.3/305.3/223.8/57.4億元,同比分別為524.1%/12.3%/-27.0%/-45.6%,環比分別為197.2%/-2.5%/-26.7%/-74.4%。可以看出,2021年季度營收總體呈現放緩態勢,主要受芯片緊缺的影響,其中四季度營收環比13.0%,主要是在缺芯因素緩解下,汽車產銷量有所回升,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輸費用增加等因素,凈利潤保持下降態勢。

2022年一季度業績承壓,烏俄戰爭及疫情因素影響明顯。2022年一季度汽車(SW)行業實現營業總收入7,455.1億元,同比增長-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2.5億元,同比增長-16.2%%,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1.5億元,同比增長-24.0%,烏俄戰爭導致上游能源金屬價格的暴漲對汽車行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且國內區域疫情不斷,汽車產銷量受限。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及企業復工復產正常推進,預計影響程度有望邊際減弱,疊加原材料價格短期出現一定程度下降,且各地對汽車消費的政策刺激,我們預計下半年汽車行業有望迎來量利提升階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