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車廠專注于 L2 至準 L3 級別自動駕駛的建設發展。根據 2022年 3 月 1 日正式開始實施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L0 至 L2 級自動駕駛對于外界目標和事件的探測和響應由駕駛員及系統負責,即駕駛員仍需時刻保持對外界環境的高度注意力,動態駕駛任務后援由駕駛員負責,即出現危險情況需要駕駛員做出接管應對,并由駕駛員作為責任主體;L4 及 L5 級別自動駕駛的外界環境監測及危險情況應對都由自動駕駛系統負責,即自動駕駛系統(或車企)作為責任主體,區別僅在于 L4 級及以下的自動駕駛仍限定特殊場景使用(如園區、高速公路等),L5 級別除商業和法規特殊規定外不限制使用場景;各等級權責劃分清晰。但是 L3 級別自動駕駛的外界環境監測由自動駕駛系統負責,危險情況下動態駕駛任務后援用戶(可以是系統或者駕駛員)接管任務后成為責任主體,權責劃分不夠清晰,各車企為規避風險通常會選擇提前界定駕駛員作為責任主體,承擔對危險情況的接管任務,事實上應該稱為準 L3 級別自動駕駛。目前主流車廠仍在專注于 L2 至準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探索。
自動行車和泊車功能是各車廠的競爭主戰場。自動駕駛功能主要分為行車、泊車和安全三個體系,其中安全類功能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因而行車和泊車功能成為各車場的競爭主戰場。在行車功能中,ACC 自適應巡航、LCC 車道居中控制輔助、TJA 交通擁堵輔助等不涉及變道的智能駕駛功能技術實現難度較低,基本已經普及,各家廠商都推出了相關的功能;ALC 自動變道輔助涉及到變道,對硬件和算法有更高要求,目前部分頭部廠商實現了該功能;NOA 領航駕駛輔助功能是目前已經可以量產的最高級別行車功能,目前幾乎只有頭部的造車新勢力和科技公司實現相對較為成熟的高速場景 NOA,城區場景 NOA 是各家廠商未來的核心關注點。在泊車功能中,APA 自動泊車功能發展相對較為成熟,日漸成為車廠標配;SS召喚泊車和HPA記憶泊車作為L3級別自動泊車功能,分別由特斯拉及小鵬率先實現量產;AVP 作為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對軟硬件、算法和安全性要求很高,目前還沒有成熟的量產車型。
蔚來是造車新勢力智能駕駛的先行者,在國內率先落地了高速領航功能。2017 年 12 月,蔚來首次發布了其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NIO Pilot,搭載于其首款量產車型 ES8,從 2018 年 10 月開始陸續釋放了車道偏離預警、前向碰撞預警、車輛盲點監控等 8 項相對基礎的 L0-L1 級別安全功能;2019 年 4 月,釋放了自適應巡航的 L1 級別行車功能。2019 年 6 月 NIOPilot 應該第一次重大 OTA 升級,新增包括高速自動駕駛輔助、交通擁堵輔助、自動泊車輔助等在內的 7 項功能,標志著 NIO Pilot 系統成為具備橫向和縱向控制能力的 L2 級別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提升其產品力和競爭力。到 2020 年 10 月,蔚來車機系統 NIO OS 升級至 2.7.0 版本,NIO Pilot 系統加入了高精地圖的使用,首次釋放了在高速場景下點對點的領航輔助駕駛功能,是國內首個實現高速領航功能落地的車廠,這也意味著蔚來正式邁向了準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階段。2021 年 1 月,蔚來發布了基于 NT 2.0 平臺打造的全新的 NAD 自動駕駛系統,全稱是 NIOAutonomous Driving,名稱正式從輔助駕駛系統上升為自動駕駛系統,搭載 NAD 系統的首款量產車型 ET7 在 2022 年 3 月正式落地交付。根據蔚來規劃,NAD 系統在具備上一代 NIO Pilot 輔助駕駛功能的基礎上,將逐漸釋放覆蓋部分城區道路、封閉高速道路的點對點的自動駕駛功能體驗,以及停車場內的全自動領航泊車入位、召喚泊車等 L3 級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