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對于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意義重大,有望成為繼東數西算后數字經濟又一的重要發展方向。《“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出臺,發展數字經濟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的普及率要達到45%(2020年為14.7%)。數字經濟以數據為核心驅動,是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而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和重要內容,也是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政策以及企業內需驅動下,工業互聯網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有望成為繼東數西算后數字經濟又一的重要發展方向。工業軟件有望從中受益。
4 月13 日,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2 年工作計劃》,釋放政策利好。工作計劃提出了包括網絡體系強基、標識解析增強、平臺體系壯大、數據匯聚賦能等15大任務類別83項具體舉措。《計劃》明確,今年將打造“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推進企業內網改造升級并加快企業外網建設;將加快多層次平臺建設,培育10個左右特定區域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將持續完善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統籌推進區域和行業分中心建設;實現中心節點、區域節點、企業節點之間數據流通,開展數據交易試點。政策進一步強化了5G 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落地,同時工業大數據將逐步貫穿整個工業互聯網產業鏈,成為重要生產要素,跨區域、跨產業協同發展成為新趨勢。在拓寬資金來源方面,《計劃》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互聯網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證券并上市,在全國股轉系統基礎層和創新層掛牌,以及通過增發、配股、可轉債等方式再融資。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其依托于傳統制造支撐體系,又融合數據感知、互聯互通、先進計算等新興技術能力,帶來了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新產業環節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