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電力:千億市場有望開啟(41頁)

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要保障,頂層設計的完善有助于提高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水平。“雙碳”目標下的新型電力系統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分布式發電占比將逐漸提高,供需雙方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均會降低,使得系統平衡的過程變得越發復雜。為保障電力系統穩定、高效、安全運行,電力輔助服務已變得越來越重要。

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建設顯著增加了可再生能源消納水平,但“行政主導”型的市場機制存在著輔助服務激勵扭曲的問題。據國家能源局答記者問,修訂的《電力輔助服務管理辦法》通過完善用戶分擔共享新機制,通過市場來提升需求側調節能力,健全市場形成價格新機制的方式來降低系統輔助服務成本,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國內電力市場輔助服務補償費用從結構上看以調峰、調頻、備用為主,合計占比超 90%,2019 年上半年占上網電費比例達 1.47%,調峰和備用同比增長較高。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19 年上半年,全國除西藏外 31 個省(區、市、地區)參與電力輔助服務補償的發電企業共 4566 家,裝機容量共 13.70 億千瓦,補償費用共 130.31 億元,較 2018 年上半年參與的發電企業增加 1036 家,同比增長 29%;裝機容量增加 1.25 億千瓦,同比增長 10%;補償費用增加 60.22 億元,同比增長 86%;補償費用占上網電費的比例也有顯著提升,從 2018 年上半年的 0.87%提升至 1.47%。從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的結構上看,調峰、調頻及備用為最主要的服務類型,占比超過 90%。以 2019 年上半年為例,調峰補償費用總額 50.09 億元,占總補償費用的 38.44%;調頻(與 2018 年上半年區別為西北區域一次調頻也計入補償范圍,其調頻為 AGC 加一次調頻,其他區域調頻為AGC)補償費用總額 27.01 億元,占總補償費用的 20.73%;備用補償費用總額47.41 億元,占比 36.38%;調壓補償費用 5.51 億元,占比 4.23%;其他補償費用 0.29 億元,占比 0.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