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型儲能大時代鈉釩電池迎接主升浪(44頁)

2021 年,全球能源短缺與各國能源轉型相互伴隨,竭力協調統籌能源綠色低碳發展與供應。為應對氣候變化等,各國紛紛提出更積極的碳排放目標,并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的戰略和措施;能源產業相關的支持政策也陸續出臺,國家能源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能源安全問題更成為焦點;各國政府面對能源短缺和價格上漲等難題,通過限價、補貼、減稅等舉措盡可能減少能源供需矛盾及價格攀升對經濟和生活造成的影響。

相比于傳統火電,新能源資源無枯竭危險、安全可靠、對環境無污染等優點,讓新能源發電日益興起。隨著光伏、風電比例的逐步提高,電力系統不穩定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光伏發電主要是利用太陽光進行發電,因而受天氣影響較大。與光伏發電因晝夜差異和短時波動存在更為明顯的峰谷特性不同,風電消納匹配性較差,可能存在連續數天大風或無風天氣的情況。截至 2021 年底,我國火電量占比為 71.1%,水電占比 14.6%,核電占比 5.0%。風電、光伏較 5 年前增長明顯,分別占全國發電量的 7.0%/2.3%。

傳統儲能應用廣泛,但其劣勢不可忽略。目前傳統儲能是儲能市場中最主要的儲能形式,其中抽水蓄能是最成熟、效率最高的儲能技術,是當前大規模解決電力系統峰谷困難的主要途徑,應用廣泛,占了全球 70%以上。它儲存能量大,能量釋放持續時間長,技術成熟可靠。2021 年 8 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于征求對《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提出到 2035 年我國抽水蓄能裝機規模將增加到 300GW。但抽水蓄能選址困難,極其依賴地勢;投資周期較長,損耗較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