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材料-鋰電銅箔登峰造“極”(34頁)

什么是電解銅箔?電解銅箔作為電子制造行業的功能性關鍵基礎原材料,主要應用于鋰離子電池和印制線路板的制作,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可以進一步分為鋰電銅箔以及標準銅箔。在鋰電池的廣泛應用成為電解銅箔成長的主要亮點,本文也將重點分析鋰電銅箔的供需格局以及技術發展趨勢等。在鋰電池電芯材料中,鋰電銅箔的成本占比達到 5%-8%,是動力電池企業供應鏈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它既是負極活性材料的載體,又是負極電子收集與傳導體,主要作用是將電池活性物質產生的電流匯集起來,以產生更大的輸出電流。由于鋰電銅箔具備導電和機械加工性能良好、質地較軟、制造技術較成熟、成本優勢突出等特點,因而成為鋰離子電池負極集流體的首選,且被替代的可能性較低。

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電解銅箔可以分為鋰電銅箔以及標準銅箔。鋰電銅箔主要是指應用在鋰離子電池中作為集流體的銅箔,目前市場的主流產品規格為 6μm 和 8μm;標準銅箔主要指應用在印刷電路板(PCB)的銅箔,一般比鋰電池銅箔更厚,大多在 12-70μm。根據 CCFA 的數據統計,2020年國內電解銅箔產量中,標箔占比 69%,鋰電銅箔占比 31%,其中鋰電銅箔由于受到下游新能源的高景氣度影響,產量占比持續提升。

根據銅箔厚度的不同,可以分為極薄銅箔(≤6μm)、超薄銅箔(6-12μm)、薄銅箔(12-18μm)、常規銅箔(18-70μm)和厚銅箔(>70μm)。目前國內鋰離子電池應用較多集中在極薄銅箔中的 6μm 產品,在提升能量密度以及降低度電成本的驅動下,“極薄化”帶動了 4.5μm 產品的研發和應用。生產過程中,主要通過調整直流電的大小以及陰極輥的轉速來控制銅箔的厚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