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需求作為產品價值的第一要義,是驅動應用生態形成的基礎。智能手機以用戶的辦公需求為出發點,依靠著 PC 應用程序的思維底座,構建了初期的應用生態;對于智能汽車而言,由于其屏幕的革新,車載應用的需求獲得井噴,使得車機率先選擇以移動應用的聯動為出發點,通過座艙與移動端的互聯,以接入豐富的手機應用,并通過投屏方式使得其應用能夠在移動端與車端之間切換,從而奠定了車機初期的“移動生態”。
終端架構的變革使得應用生態錦上添花,從而持續為用戶帶來消費價值的升維。在“互聯時代”中,盡管手機和汽車均展現了其應用生態的雛形,但仍無法根據用戶需求的變化打造出與各自終端相適配的“精準生態”。在此背景下,架構的全面升級,推動了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從功能性產品向智能化終端的代際突破,使其產品的價值重心從硬件轉移至軟件層面,并通過用戶數據的反饋+OTA 技術的完善,實現了功能的快速迭代,為用戶持續地創造消費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操作系統作為硬件底座與上層應用的關鍵接口,具備了管理、控制軟硬件資源的能力,而對其進行定制化的改造則是打造終端專屬生態關鍵一步。
在用戶需求與架構升級的雙重驅動下,產品生態邊界得以延伸,其生態屬性也再次重塑。智能手機通過 OTA 技術提升其終端性能,使其具備了承載更多應用的能力,而應用的豐富也驅動著手機生態邊界的不斷拓展,最終成為萬能的“場景性工具”;區別于智能手機,智能汽車依托 OTA 能力,更聚焦于其娛樂功能與 ADAS 能力的聯動,以解除汽車僅作為移動工具的桎梏,并與手機、家電、可穿戴設備等 AIoT 終端互聯,使之成為真正的“移動的第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