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智能互聯汽車-互聯汽車對汽車產業影響(70頁)

在傳統汽車基礎上通過ICT技術改造實現的“自動化”及“網聯化”技術升級。根據今年2月,我國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中,對智能汽車的定義:“通過搭載先進傳感器等裝置,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具有自動駕駛功能,并逐步成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的新一代汽車。智能汽車通常又稱為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等”。 智能汽車不僅局限于 “單車自動駕駛”,除了單車搭載的智能傳感器、中央計算單元等設備外,同時通過應用通信技術實現與道路設施、其他道路使用者、云端甚至衛星的鏈接,以實現對道路環境信息的掌握、互聯網資訊進行的交互和共享等功能。智能汽車將會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本篇報告在第一章將會重點探討智能汽車技術及產業發展驅動因素,在第二章重點描述汽車電子產業鏈發展現狀及趨勢,在第三章根據智能汽車定義,分為“自動駕駛”以及“車聯網”兩部分探討智能汽車發展對于汽車產業/供應鏈的影響,并在第四章重點描述國外/國內智能汽車產業相關企業發展現狀。

近年國內乘用車新車銷量增速放緩,市場由增量轉入存量市場將會導致市場競爭加劇推動行業變革。近年來,伴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疊加早年乘用車市場快速增長,消費者購車意愿降低。此外,由于一線城市牌照政策,進一步壓制了新車注冊數量,汽車市場銷量走弱,國內汽車市場由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預計汽車市場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在此情況下,預計一部分缺少資金、規模和研發能力的整車廠將面臨市場淘汰、轉型或被并購的命運( 2019年10月,傳出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和力帆汽車等四家國產汽車廠商申請破產的消息,力帆、江淮、長江等廠商為小鵬、蔚來、零跑等互聯網造車勢力進行代工尋求轉型)。此外,考慮消費者購買力的下降,判斷人們將會選擇更加廉價的出行方式,如共享出行等出行方式將會得到出行者更多的青睞。

共享出行為未來城市提供更為有效的出行方式。當前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規模加速擴張,而人們的出行需求也隨之增長。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與城市管理出現了矛盾。目前全國有1.6億人有駕駛照卻無法擁有屬于自己的汽車,而擁車一族也面臨著交通擁堵、停車困難以及車輛使用率低等問題。共享出行被認為能夠很好的解決現有的城市運力效率分配低下以及城市擁堵等問題,對現有的出行方式能夠形成很好的補充。當前主要的共享出行方式包括:網約車、順風車、分時租賃等,但目前基于現有技術及商業模式的共享出行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網約車存在著司機管理困難,司機費用高昂導致的平臺盈利困難;順風車最具符合共享出行理念,但其先天存在著非盈利、以及運力分配效率低下等問題;分時租賃取用車及歸還地點固定,若取車點分布較少則取車及歸還不方便,相反則面臨著高昂的停車場租用費用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