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塑膜是軟包鋰離子電池的外包裝材料,電芯組裝后用鋁塑膜密封形成一個電池。由于電池內部有電解液存在,因此要求軟包材料能夠抵擋有機溶劑(電解液)的溶脹、溶解和吸收,同時保證氧氣和水分的嚴格阻隔。
鋁塑膜主流制造工藝可分為干法和熱法,干法對CPP要求更高。干法:由鋁箔和CPP直接用粘合劑復合,CPP無需經過高溫二次結晶,故沖深性能(又叫沖壓性,指金屬經過沖壓變型而不發生裂紋等缺陷的性能)和外觀較好。但由于需要用粘合劑,電解液滲透性又強,容易腐蝕和溶脹CPP層并與粘合劑發生反應,故一般對CPP要求更高,需要有更好的阻隔性能。熱法:由鋁箔和CPP之間用MPP粘結,在一定溫度下熱壓合成,但由于長時間高溫烘烤作用使Al脆化,導致沖深性能降低,但是耐電解液性強。
鋁塑膜在鋰電材料中屬于資產較輕環節,換算到電池的單GWh投資僅高于電解液,低于其他材料。1平方米鋰電鋁塑膜固定資產投資約為6元,為橫向對比,我們將其換算為1GWh電池所需材料投資:鋁塑膜單GWh電池投資在600萬元左右(三元正極在9000萬元,鋁箔和三元前驅體在5000萬元,負極包含石墨化在3000萬元,電解液不包含6F在200萬元,基膜+涂覆在7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