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氫燃料電池汽車:氫風已至,蓄勢待發(31頁)

燃料電池系統近兩年有望實現全國產化。燃料電池系統(包含燃料電池堆及輔助系統)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構成及主要成本項。當前燃料電池系統國產化程度已從 2017 年的約 30%提升至 60%-70%,電堆、膜電極、空壓機、氫氣循環泵等核心部件均可自主生產,氣體擴散層、催化層和質子交換膜等核心材料也在加速研發中,普遍處于送樣測試驗證階段,我們預計未來2-3 年氫燃料電池系統有望完全實現國產化供應。

氫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到 2030 年有望實現與柴油重卡平價。車輛購置成本、能源使用成本是影響氫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核心因素,通過建立降本預測模型,我們預測了氫能重卡的降本節奏并對氫能重卡未來 10 年做出發展展望。

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成長性最強。從全球來看,燃料電池主要運用于固定式電源、交通運輸和便攜式電源三大類領域。既適用于集中發電,建造大中型電站和區域性分散電站,也可用作各種規格的分散電源。交通運輸領域包括為乘用車、巴士/客車、叉車以及其他以燃料電池作為動力的車輛,目前來看,隨著國家氫能產業的推進和技術的成熟,交通領域應用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且交通運輸領域成長性最強。據E4Tech 數據,2020 年全球交通運輸用燃料電池出貨量為 994MW,近五年 CAGR達 34.1%,其占全球燃料電池出貨量的比例從 2015 年的 38.2%提升至 2020 年的75.4%,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保持高速增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