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稀土-新能源屬性凸顯(34頁)

復盤稀土價格歷史走勢,曾出現過 3 次大幅上漲:1)2010 年 8 月-2011 年 7 月:我國“自上而下”的稀土開采指令性計劃、出口配額、行業準入及環保等政策控制力度持續強化,供給急劇抽緊,全面引爆稀土行情,氧化鐠釹/氧化鋱一路沖高至每噸125/2035 萬元。2)2013 年 6 月-2013 年 10 月:國內分離冶煉廠逐步停產、聯合整治等推動稀土價格上揚。氧化鐠釹/氧化鋱分別上漲至每噸 36/410 萬元的高點,漲幅 42.1%/60.8%。3)2017 年 4 月-2017 年 9 月:稀土價格上漲系兌現收儲頻次增加、打黑制度化實質化邏輯,氧化鐠釹價格上漲 88.5%至 52.5 萬元/噸。復盤三輪稀土價格大漲行情,可以發現核心驅動因素均在于我國稀土產業政策的短期收緊。此類事件驅動型的稀土脈沖式漲價,特征是漲幅劇烈、但持續性較差,往往稀土價格在幾個月內沖頂后便回落至穩態區間。

2020 年 4 月開始,新一輪稀土漲價啟動。本輪稀土漲價持續時長明顯超過以往,同時漲幅基本也僅次于 2010-2011 年。我們認為,本輪稀土漲價的性質與前幾輪存在顯著區別——核心驅動力主要在需求。某種意義而言,當前存在著一個關于稀土的核心認知差:過往市場認為稀土行業周期波動性強、可預測性差,但如今稀土供需格局正在悄然重塑,行業景氣度有望在中長期持續提升。

當前的稀土可類比 2015-2016 年的鋰和 2018 年的鈷,正處于需求結構重塑的新時代起點。以稀土鐠釹為例,2020 年新能源領域需求占氧化鐠釹下游需求比例約為13.5%左右,預計該比例在 2023/2025 年有望進一步提升至 22%/27%。站在當前時點來看,稀土實際上正相當于 2015-2016 年的鋰(新能源需求占比 15%),2018 年的鈷(新能源需求占比 13% ),未來稀土需求結構重塑,有望復刻歷史上新能源賽道驅動鋰鈷需求高成長的邏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