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職業教育-解構考研培訓一:需求篇(40頁)

研究生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位置。研究生教育包括碩士和博士兩個層次,可分為學術和專業兩種類型。我國高等教育實行本科、碩士、博士三級學位體系。類似高中和本科,研究生教育同樣可按普/職體系劃分,2018年專業碩士招生比例達到58%。研究生教育與就業市場雙向流動、聯系緊密:從生源來看,研究生階段教育不僅面向應屆生、還面向在職人員招生;從去向來看,研究生,尤其是碩士研究生,是高等學歷教育的最終環節。我國2019年碩士畢業生58萬,博士招生11萬(含直博),由此可見,對絕大多數本科畢業后繼續深造的人而言,碩士即為高等教育的最后一站。

展望:擴招有望長期持續。人才培養結構持續上移:研究生占就業人員比例不到1%,美國這一指標為中國的19倍(2017年)。多國比較數據顯示,我國擁有碩士學歷的就業人員總量快速增長,但比重較低。2015年美國14%、加拿大10%、澳大利亞10%vs我國2018年0.9%。從絕對人數上來看,2017年美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就業人數為2039萬人,是中國的3.3倍。

考研報名規模和熱度不斷攀升。無論從報考數據還是百度用戶搜索指數來看,考研熱度不斷提升的趨勢都非常明顯:2017年以來,考研報名人數以每年約30-50萬的量級增加。考慮未來幾年的經濟與就業形勢,報名人數繼續增長的概率較高:①關于2008年報考人數下降,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較為關鍵:1)2007年經濟發展態勢良好,GDP增速達到14%的高點,2007年本科生就業壓力不大,因此報考2008年研究生(即2007年底參加統考)的學生熱情不高。2)2007年研究生培養機制發生變化,取消公費,對一部分學生造成經濟壓力。②2019年高考擴招(主要是3年制高職)預計通過傳導效應在2022年體現在畢業生人數上,我們估計到2024年普通本、專科畢業生可能突破1000萬人,教育部估計到2022年高校畢業生(包括成人本專科等)即可突破1000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