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蘋果引領Mini-LED開啟商用元年(27頁)

顯示應用升級,帶動“場景延伸+技術更新”雙驅動,新型顯示技術不斷迭代。近年來,顯示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2012 年時,傳統顯示屏的主要應用場景還僅限于戶外大型廣告牌。隨著 OLED 自發光、小間距、4IN1 封裝及 COB 倒裝等技術的不斷更新,顯示產品不斷更迭,如今已廣泛應用于廣播、安防、展廳、會議室、交通、影院等 ToC、ToB 及ToG 場景。同時,大數據物聯網時代下,顯示作為信息交互的重要端口,應用場景不斷拓寬至智慧家庭場景、視聽影院場景、端到端的云應用場景、無人駕駛場景、可穿戴應用場景以及物聯網應用場景等眾多領域。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催生顯示形態及效果的多樣性技術不斷發展,柔性 OLED、激光顯示、Mini LED 以及 Micro LED 等新型顯示技術層出不窮,而新型顯示技術的日益成熟也加速市場不斷延伸。

LED 顯示需求向更高的解析度、輕薄化、高動態方向延拓,Micro LED 技術尚未成熟,Mini LED 正逢其時。1)與 LCD、OLED 產品相比,Mini LED 具備性能優勢。目前顯示應用場景對顯示屏幕的分辨率、對比度、色彩飽和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行業廠商因此紛紛加碼布局 Mini/Micro LED 等新型顯示技術的開發。與市面上 LCD、OLED 產品相比,Mini LED 將 LED 的設計結構陣列化、微小化,因而精度更高,色彩對比度更好,產品更加輕薄,顯示壽命相對更高且比傳統屏幕省電。2)與 Micro LED 相比,Mini LED技術發展相對成熟,良品率更高,產業鏈已實現量產。Micro-LED 通過高密度集成的 LED陣列,像素距離達到 10μm 量級,實現更高的畫質;且每個像素都自發光,在高亮度情況下仍可實現更低能耗,被譽為“終極顯示技術”。但目前巨量轉移、外延晶圓、驅動 IC、背板、檢測維修等技術尚未攻克,Micro LED 在成本和量產技術方面尚不成熟,Mini LED 無疑成為當下的最優選擇。我們認為 Mini LED 具有高分辨率、高對比度、更快反應速度等性能優勢,同時技術發展相對成熟并已實現量產出貨,商用化恰逢其時,有望拉動行業持續增長。

Mini RGB 直顯應用:或將承接小間距 LED,從商用場景逐步邁入民用市場,升級路徑再復制。LED 直顯技術從大顆粒逐步向小間距過渡,應用場景由戶外大屏逐步走向室內并有望進入家庭應用場景。最初的 LED 顯示屏點間距在 p10 左右,可分辨距離達 30m,此時的 LED 直顯主要應用于戶外廣場、體育館等遠距離、超大屏顯示場景,應用局限性強。隨著 LED 顯示屏點間距逐漸變小,可分辨距離的縮短使 LED 顯示應用場景不斷延伸。2010年之后,小間距 LED 顯示屏技術日趨成熟,其點間距在 p2.5 以下,可分辨距離為 3-6 米,LED 小間距顯示屏應用場景從戶外大屏延伸至監控指揮、酒店會議等室內大型會議場景,小間距顯示屏基于其高色彩飽和度與精細畫質,逐步替代了原 LCD、DLP 的半室內拼接屏。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2014-2019 年,我國小間距 LED 市場規模由 9.5 億元增長至 81.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53.6%;預計 2020-2024 年間,我國小間距 LED 市場規模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到 2024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178 億元左右。隨著 LED 顯示進入Mini/Micro 時代,Mini LED 燈珠排布更密集,分辨率(PPI)更高,Mini LED 直顯采用RGB 三色的 LED 模組,可實現 RGB 三原色無缺失的顯示效果,顏色鮮艷度和對比度出眾,更適合用于 4K/8K 大尺寸 LED 電視領域,有望承接高端小間距市場;Mini LED 顯示可分辨距離進一步縮短至 1-2 米甚至近屏觀看,將能滿足更多商用場景需求以及邁入千億級民用市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