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建材新材料-制品星星火破原絲重重障(17頁)

碳纖維復材由碳纖維原絲(增強材料)+載體(基體材料)構成。主流碳纖維復材按照載體材料不同可分為樹脂基、碳基、金屬基、陶瓷基、橡膠基等不同品類。不同基體具備不同的特性,比如樹脂基體強度、耐熱性和穩定性較好適用于航空航天、建筑、體育用品等大部分領域,而碳基材料耐熱性和抗蝕性更好,常見于剎車盤、熱場材料等應用領域。目前碳纖維復合材料以樹脂基為主,占全部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份額的90%。

碳纖維具備原絲重資產+制品輕資產雙重屬性。碳纖維的生產中,前端原絲-碳纖維環節屬于重化工(重資產)行業,而后端的碳纖維-織物-復合材料屬于類紡織業的輕資產,因此碳纖維的生產傳統上是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結合。以原絲制備為主的恒神股份、中簡科技、光威復材,2020Q3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占總資產比分別為61.75%、57.21%、32.52%(其中恒神股份與中簡科技收入以碳纖維、織物及預浸料為主,光威復材碳纖維+織物占比 47%,預浸料占比 10%,碳梁及制品占比 43%)。而下游以碳纖維復材及制品為主的金博股份 2020Q3 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占比分別為 14.59%。

復材生產中人工和制造成本近年來大幅降低。從工藝流程上看,復材制造主要工序在于“組裝”樹脂基體和碳纖維原絲,并通過成型加工成合適的制品形狀適應于不同下游需求。從碳纖維制品金博股份報表上看,2017-2019 年單位熱場材料成本結構中,以采購碳纖維原絲為主的原材料成本逐年上升,從 106 元/kg 上升至 130 元/kg,漲幅 22.6%。而整體降本的主要貢獻是單位人工和制造費用,其中單位人工費用從 113 元/kg降低至 92 元/kg,單位費用從 250 元/kg 降低至 179 元/kg,降幅分別為19%、2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