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智能座艙-該領域估值和盈利有望雙升(28頁)

未來智能座艙的滲透率將有明顯提升,主要是由于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越來越多地配備了相應的智能座艙產品,逐步轉向智能化發展。在電動車智能化過程中,主要的推進力量是兩類: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頭部的造車新勢力以特斯拉、理想、小鵬、蔚來等為代表,不斷推出裝備了智能座艙的新產品;同時傳統車企例如大眾、吉利、上汽、比亞迪等也推出了多款安裝智能座艙的電動車,共同推進電動車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座艙滲透率提升。在傳統燃油車智能化過程中,典型代表包括長城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上汽等,這些企業逐漸在推出的傳統燃油車上配置智能座艙,推動滲透率提升。

從造車新勢力最新推出的產品來看,新勢力的產品都配備了部分或全部的智能座艙部件。以特斯拉Model Y、蔚來 ET7、小鵬 P7、理想 ONE 為代表進行分析。從硬件的角度看,當前各家新勢力的車型中除了特斯拉 Model Y 之外,都配備了全液晶儀表盤。從軟件的角度看,語音識別系統成為標配,包括多媒體、導航、電話、空調等設備都已經能在造車新勢力的車型上進行語音識別控制,小鵬 P7 新推出的車型甚至可以進行面部識別。

2021 年 1 月上海、美國和英國同步發布了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從硬件上智己汽車采用的域融合中央計算數字架構中的 ICM 智慧座艙中心使用了高通 8155芯片,算力達到 3Tops,還配備了 39 英寸巨幅場景屏和 12.8 英寸曲面智控中樞屏。軟件上使用了全球首創無界交互 IMOS 智能操作系統實現無界多屏交互,底層采用的是斑馬智行自主研發的OS 系統。上汽大眾 ID.4 X 是首款 MEB 中型純電 SUV,其智能座艙中包含了 HUD、液晶儀表盤、按摩椅、語音控制等軟硬件設備。硬件上配備了 5.3 英寸的液晶數字儀表盤,并且在中控上集成了一塊懸浮式 12 英寸信息娛樂顯示屏,同時配備 AR-HUD 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功能,能夠將外界的場景和顯示屏融合展示。在軟件方面 ID.Light 可以根據各個場景的變化發出不同顏色的燈光,從而更好提升用戶的體驗。此外 ID.4 還提出了人機交互的新理念,即通過觸控方式操縱方向盤等各個部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