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芯片有望向整車的計算中心發展。隨著汽車 E/E 架構由域集中式繼續向整車集中式發展(參考報告《計算機行業“智能網聯”系列專題之四—車載以太網:智能汽車的中樞神經》2020-8-25),汽車的計算資源還將進一步集中。自動駕駛芯片承擔了自動駕駛汽車中主要的計算任務,如果在這一基礎上將其他功能所需的計算能力融入進去,就可能打造出整車級別的計算中心。特斯拉正是這一路徑的探索者。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特斯拉正與博通合作研發下一代自動駕駛芯片,預計將用于控制和支持 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電動汽車動力傳動、汽車娛樂系統和車身電子四大功能。若以此標準來看,特斯拉的下一代自動駕駛芯片將非常接近整車計算中心的概念。
自動駕駛技術演進,高級自動駕駛成為可能。根據 SAE(Society of Automation Engineers,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協會)在 2014 年發布的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分級標準,自動駕駛技術一共被分為 5 個等級:駕駛支援(Level1),部分自動化(Level 2),有條件自動化(Level 3),高度自動化(Level 4),完全自動化(Level 5)。從 2015 年開始,L1 級輔助駕駛技術逐漸走向市場,隨后,自動駕駛技術就一直在經歷著飛速的發展。按照技術演技路線來看,我們正處于 L3 階段的市場導入期,我們預計在 2023 年,L4 及以上的技術逐漸走向成熟,完全自動駕駛將在不遠的未來成為可能。
我國政府也在積極布局相關政策,促進 ADAS 與高級自動駕駛技術加速落地。2016年,我國發布了《“十三五”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意見》,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設定目標:具有駕駛輔助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當年新車滲透率達 50%,有條件自動化的汽車當年新車滲透率達 10%,到 2020 年我國初步建立能夠支撐駕駛輔助及低階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2019 年年初發布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并提出相應指標:2020 年新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搭載率將超過 30%,接下來預計市場滲透率每年增長 30%,在 2024-2025 年,全球生產的全部 8000 萬輛新車上面都將搭載 A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