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狂犬病-龐大需求將催生數百億預防市場(23頁)

狂犬病致死率高達 100%,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2007 年以來我國狂犬病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發病率持續降低,2019 年我國狂犬病發病病例共 276 例,比 2009 年降低 87%,但當年依然在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死亡數排名第四。我國所有省份均報告過人狂犬病病例,近年來主要分布在氣溫較高、皮膚裸露較多的南部地區。并且狂犬病病發至死亡極快,在沒有重癥監護的情況下,一般從發病到死亡最多不會超過 2 周,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政府高度重視,國務院早在 2012 年印發了《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 年)》,規劃強調 2020 年全國達到控制狂犬病的標準。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狂犬病高發地區。歐美等發達國家目前已經實現動物免疫,幾乎已消除病例,印度、中國、非洲、東南亞等地區需求更高,根據 WHO 2017 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狂犬病發病數量僅次于印度,按每十萬人發病數來看,非洲赤道地區國家發病率更高。

目前國際上使用較多的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可分為馬源免疫球蛋白(ERIG)、馬源純化F(ab’)2 片段制品和人源免疫球蛋白(HRIG)三種,前兩種在國內習慣上沿用“馬抗狂犬病血清”的名稱(ERA)。我國被批準上市的為馬源純化 F(ab’)2 片段制品和 HRIG。依據現行《中國藥典》標準,HRIG 產品效價標準為不低 100IU/ml,ERIG 產品效價標準為不低于 200IU/ml。國內現有被動免疫產品主要有馬源的抗病毒血清+人源狂免蛋白,由于馬源血清產品具有較強的免疫原性,實際已較少使用,市場主要以人源狂免為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