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從航空航天向其他工業領域擴展。高溫合金材料具備優良的耐高溫、耐腐蝕、抗疲勞,最初因制造工藝復雜,量產困難,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產量的提升,逐漸被應用到電力、機械、工業、汽車等領域。據 Roskill 統計,全球每年消費高溫合金材料約 30 萬噸,其中約 55%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其次是電力領域,占 20%。
政策支持下我國高溫合金快速發展。我國高溫合金研發起步較國外發達國家晚,在國防建設需要以及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高溫合金已完成了從仿制、改進到創新的轉變,合金的耐溫性能從低到高,新型材料得以開發,生產工藝不斷改進且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并建立和完善了我國的高溫合金體系。最新出版的《中國高溫合金手冊》已包含 201 個合金牌號,可供航空、航天及其他工業部門選用。
國內供應存缺口,單價高、毛利高。自 1956 年第一爐高溫合金 GH3030 試煉成功,迄今為止,我國高溫合金的研究、生產和應用已經經歷了 60 多年的發展。60 年的時間里,我國高溫合金從無到有,從仿制到自主創新,取得了不凡的成績。但目前來看,我國高溫合金仍存在供應缺口,且高端品種尚未實現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