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油脂經過酯化或酯交換工藝制得的主要成分為長鏈脂肪酸甲酯的液體燃料,素有“綠色柴油”之稱,是優質的石化燃料替代品。進入 21世紀以來,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研究新的可替代綠色能源成為當務之急。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9 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2019 年中國原油凈進口量首次突破 5 億噸,成品油凈出口量首次突破 5000 萬噸,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雙破 70%,嚴重危及到國家能源安全。此外,由于石化燃料大量應用所致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全世界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其中生物柴油以其優越的環保性能受到了各國的重視。
生物柴油的制備原料多樣化,各國立足于基本國情并結合自身資源優勢,發展不同原料的制備工藝。按原料分類,可分為傳統生物柴油(食物基)和先進生物燃料(非食物基)。目前歐盟生物柴油的原料以菜籽油為主,美國、巴西、阿根廷等美洲國家以大豆油為主,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棕櫚油資源豐富,都是主要的棕櫚油生物柴油生產國。我國作為食用油消費大國,自給尚且不足需要進口,再依賴食用油脂制備生物柴油將會大大加劇與人爭油的局面,引發糧油危機。2012 年工信部和農業部專門下發《糧食加工業發展規劃(2011—2020 年)》,文件中明確中國將嚴格控制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質能源加工業發展。因此我國無法像其他國家大力發展以食用糧油為基礎的生物柴油產業,而以廢油脂為原料進行生物柴油生產,代表著我國生物柴油的發展方向。
生物柴油消費存在明顯的地域性,歐洲是最大消費地區。生物柴油消費地區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南美、東南亞等地區。歐洲地區生物柴油消費量占比全球總消費量的 47%,中南美地區(包括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秘魯等)和亞洲及大洋洲地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澳大利亞等)均占比 18%,北美地區(美國、加拿大)占比 16%。其中,歐洲生物柴油 2017 年產量約為1035 萬噸,而消費量約為 1280 萬噸,供需缺口 245 萬噸,因此歐洲又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進口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