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第三方跨境支付行業研究報告(32頁)

縱觀全球跨境支付歷史演變過程,跨境支付是隨著國際產業分工及國際交往活動的持續發展而興起的。在最早期,國際間使用貴金屬進行跨境支付清算,后續出現了紙幣現金、紙質轉賬的清算方式,再到現代電子轉賬清算階段,跨境支付隨著整個國際社會各項活動的日益頻繁和科學技術的更迭進步,逐漸向著迅速、安全、節約的方向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跨境支付總金額達到了125萬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218萬億美元,由此可產生巨額收益。我國跨境支付的發展歷程與國際跨境支付史發展軌跡基本吻合,雖然總體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與傳統跨境B2B貿易相比,跨境B2C貿易有著小額、高頻、對回款速度要求高的特點,而傳統跨境支付手段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傳統銀行電匯匯款到賬時間一般需要3-5天,而第三方跨境支付可以實現更快到賬,快速回款不僅大大降低了商家的匯率損失風險,同時保證了其資金得以正常運轉;同時銀行電匯及匯款公司都存在手續費高昂、流程繁瑣的痛點,第三方跨境支付機構通過聚集多筆小額跨境支付交易,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非常適用于金額小、數量多的跨境電商交易。

第三方跨境支付可謂應運而生,其發展過程依托于跨境電商市場的更迭演變。全球經濟發展和互聯網普及帶來了貿易全球化以及貿易電子化,數據顯示全球零售電商占比全球零售份額逐年提升,電子商務行業在歐美、亞洲等各國境內逐漸發展成熟,電商平臺以及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成熟運營無疑為電商踏出國門奠定了基礎;同時加之各國之間貿易往來日益頻繁,進出口貿易需求的增加進一步促使跨境電商市場不斷壯大。截至目前,僅在阿里巴巴貿易平臺上,就有6800萬活躍中小企業,交易場景遍布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