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于腦的供血動脈(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或閉塞、腦供血不足導致的腦組織壞死的總稱。有四種類型的腦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可逆性神經功能障礙(RIND);進展性卒中(SIE);完全性卒中(CS)。TIA無腦梗死存在,而RIND、SIE和CS有不同程度的腦梗死存在。根據Frost & Sullivan統計,中國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逐年增長,由2014年的2.6百萬宗增至2018年的3.3百萬宗,復合年增長率為5.6%,預計2028年將增長至4.3百萬宗,2024-2028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為1.8%,將會緩慢進入平臺期。
神經介入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系統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內導管操作技術,通過選擇性造影、栓塞、擴張成形、機械清除、藥物遞送等具體方法,對累及人體神經血管系統的病變進行診斷和治療。它是一種新興的微創臨床技術,為許多腦與脊髓血管疾病開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療途徑。既可以獨立解決許多腦血管疾病,又可以和傳統的開放手術、放射治療等巧妙結合,使原來無法或難以治療的疾病得到滿意療效。
腔內栓塞術:通過彈簧圈或硬化劑對顱內動脈瘤進行栓塞而將動脈瘤隔絕于血液循環。腔內栓塞的早、中期結果在殘死率、癲癇發病率等方面優于手術夾閉,為顱內動脈瘤治療的首選方法;但影像復發率偏高以及難治性動脈瘤處理困難,對于小型動脈瘤,窄頸復發率為17%,寬頸復發率為47%;而對于大型的寬頸動脈瘤,其復發率高達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