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教育產業鏈全梳理-增長空間在哪(28頁)

因而,在總量增長邏輯不清晰的的情況下,該行業成長只能看“價”這個因子,但是,價方面,會受到較大的限制。公辦幼兒園接受監管層定價和限價,民辦幼兒園大多實行市場定價機制。定價的差異性,催使資本追逐民辦幼兒園,因而從 2001 年到 2018 年,民辦幼兒園的數量大幅提升。

然而,民辦幼兒園高客單價,加劇家庭端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并成為影響我國生育率的原因之一。所以,2018 年監管層出臺《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到 2020 年全國公辦幼兒園占比需要達到 50%(2018 年數據為 37.84%), 加大公辦幼兒園的財政投入。同時,一定程度上限制民辦幼兒園的風險。

比如,意見中提出:社會資本不得控制(通過兼并收購、受托經營、加盟連鎖)國有資產或集體資產舉辦幼兒園、非營利性幼兒園,民辦園一律不許單獨或者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購買營利性幼兒園。 意見中同時提出:到 2035 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也就是幼兒園這個階段。 根據這個來看,民辦幼兒園從長期前景來看,是需要小心的。綜上來看,不論短期還是長期,學前教育這個行業由于政策的限制和規定,未來的走向類似“義務教育”,民辦渠道在縮減,因此不屬于資本市場重點關注的板塊,盈利增長前景也比較模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