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數國內數以百計的在線閱讀網站和在線閱讀APP,其中真正具備原創內容生產能力的平臺很少,而原創內容儲量達到一定規模的平臺更是鳳毛麟角。我們統計了原創內容儲量在一萬種以上的主流原創網文平臺(如圖一所示),發現這些平臺大多是在我國網文發展初期成立的元老級網站,且部分已被BAT收編。
我國網文創作生態呈現出相對集中且穩定的競爭格局。從集團層面來看,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全國的網絡文學作品累計達到2442萬部,根據閱文集團2018年報,其自有平臺累計生產了約1070萬部原創文學作品,約占全國網文總數的44%;2018年全國新增795萬部網絡文學作品,其中閱文集團新增約100萬部原創文學作品;2018年全國共有網絡文學創作者1755萬,其中閱文集團擁有約770萬作家、約占全國網文作家的46%,中文在線平臺擁有超過370萬網絡原創駐站作者、約占全國網文作家的21%。根據frost & sullivan,2016年全國作品數量前五的網文平臺分別為閱文集團(72.0%),中文在線(27.5%),掌閱科技(5.2%),百度文學(3.2%),阿里文學(1.7%)。從網站層面來看,目前我國原創網文儲量超過100萬種的網站僅有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17K小說網(包含四月天小說網)3個平臺。
事實上,這一輪免費閱讀模式的崛起并沒有對網文創作生態的競爭格局產生明顯的影響,相比于移動閱讀用戶的結構性大調整,追溯頭部免費閱讀平臺的內容來源,除了掌閱科技和中文在線這兩家龍頭網文公司,其他原創網文平臺的作品儲量大多不足1000部。根據我們的抽樣統計,米讀小說APP有17%的人氣值來自黑巖網(共擁有2744部作品),有17%的人氣值來自掌閱旗下作品,有7%的人氣值來自中文在線旗下作品;七貓免費小說APP有26%的人氣值來自梧桐中文網(共擁有644部作品),有18%的人氣值來自閱明中文網(共擁有126部作品)。這一方面是因為免費閱讀用戶對內容品質較不敏感,另一方面是因為搭建網文創作生態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