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健康險已成國內第二險種,2025 年規模有望達到 2 萬億。國內商業健康險市場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是目前全保險行業增速最快的板塊。從保費規模來看,健康險在 2019年上半年就已經超過車險成為國內第二大險種,2019 年全年保費規模超過 7000 億元。參考銀保監會的統計數據,無論是健康險的深度(保費規模/GDP)還是密度(人均保費)相對2013 年均有跨越式增長。2020 年 1 月 23 日,銀保監會、醫保局等 13 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的重磅文件,這份文件再次對健康險發展做出大力扶持,并提出了明確的規劃:力爭到 2025 年,健康險的規模達到 2 萬億。
商業健康險的發展潛力巨大,將成為大醫療健康產業的核心支付方。根據《財經》的數據,目前國內健康險賠付支出占醫療費用總支出的比重在 3%左右,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縱觀全球商業健康險發展較為成熟的發達國家,以商業健康保險為醫療保障體系主體的美國,這一比重數據在 40%左右;而在醫療保障體系以社會醫療保險或政府保障為主體的歐洲發達國家,健康險賠付支出通常占到醫療費用總支出的 10%左右。根據清華保險年會業界論壇的預測,健康險在未來將占到國內醫療費用總支出的 20%左右。
老齡化、疾病譜系變化、消費升級是商業健康險崛起的時代背景。1)老齡化。根據《中國老齡化與健康國家評估報告》,2040 年中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構成比將達到28%,預計人數達 4.02 億。老齡化社會的快速到來,催生出巨大的醫療健康需求,也為商業健康險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疾病譜系變化。隨著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變化,中國居民的疾病譜正在發生改變。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國內心血管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近 3 億人,且每年以 1000 萬的速度在增長,中國正在進入慢病高發期。面對井噴式增長的慢性病患者以及隨著而來的疾病負擔,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需要健康險的發展,彌補基本醫保的保障缺口;3)消費升級。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中產群體已超過 4 億人(國家統計局數據)。新中產階級對于醫療健康的需求的提升以及消費力的釋放將成為健康險的重要驅動力。綜上,國內對商業健康險的剛性需求日益凸顯,有望成長為大醫療健康產業的核心支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