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車聯網商用加速構筑智能駕駛未來(65頁)

目前,美國、中國、日韓是車聯網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三大國家或地區。根據中國通信學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在車聯網專利全球地域分布中,美國占比 30%,中國占比 25%,日韓共占比 24%;其中 2011-2019 年中國共計有 29870 項專利申請,且專利數量增長速度遠大于世界平均水平。

美國、日本、歐盟和中國多年來一直對車聯網的發展進程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美國交通運輸部在 2003 年,為解決迫在眉睫的交通安全問題,聯合汽車制造商共同開發 V2V(Vehicle To Vehicle)的應用程序原型,同年提出了車輛基礎設施一體化(VII)的概念;2015 年底美國提出《2015-2019 ITS 戰略計劃》, ITS 戰略從單純的車輛網聯化,升級為汽車網聯化與自動控制智能化的雙重發展戰略。2018 年美國發布《自動駕駛汽車 3.0:為未來交通做準備》,支持將自動駕駛的安全、高效、可靠、經濟集成到多聯式跨界的地面運輸系統中。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在物理產品層面上的構建,是將技術層面的“信息感知”與“決策控制”功能落實到物理載體。功能與應用層包含了與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各類產品所應具備的基本功能;軟件和平臺層提供平臺級、系統級和應用級的服務;網絡和傳輸層擔任信息傳遞的“管道”;設備終端層擔任連接“人”和“系統”的載體,實現車輛與外界間信息交互,以及人機交互;基礎通用層包含電氣、電子環境和行為協調規則;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各類產品和應用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