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HJT-開啟光伏新一輪技術革命(32頁)

異質結電池與同質結電池的差異:廣義而言,p-n 結由兩種不同類型的半導體材料組成的太陽能電池均可稱為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與之相對的是同質結電池,即 p-n 結由同種半導體材料組成。目前實際商業應用的晶硅太陽能電池基本均為同質結電池(p-n 結由晶體硅材料形成),而產業中一般所提到的異質結電池則是指 p-n 結由非晶硅和晶體硅兩種材料形成的電池,其中含本征非晶硅薄膜的異質結電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HIT/HJT,下稱“HJT 電池”或“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較為優秀,受到的關注度相對較高,與大規模產業化的距離亦相對更近。

鈍化是提高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重要途徑:一般而言,提升光伏電池片光電轉換效率的核心是降低光電轉換過程中的能量損失,主要是光損失與電損失。其中降低電損失的主要方法包括選擇高品質硅片、提高 p-n 結質量、提高少數載流子壽命、降低材料體電阻等。在提高少數載流子壽命這一途徑中,通過改善晶面缺陷來降低襯底硅片表面的復合速率(即鈍化接觸)是光伏電池提效的重要研究和產業化方向。

常見電池結構大多受鈍化思路影響:良好的鈍化接觸可以在最大化降低接觸表面的載流子負荷速率的同時保持電池較好的電學性能,近年來產業中常見的 PERC 電池(背面 Al2O3/SiN(x SiO2)疊層鈍化)、TOPCon 電池(SiO2和多晶/微晶硅層鈍化)、異質結電池(氫化本征非晶硅鈍化)結構的產生均受鈍化接觸思路的影響,而異質結電池結構是其中的佼佼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