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互聯網視頻專題-中視頻(22頁)

5G 時代短視頻 VS 長視頻將被重新定義,中視頻有望崛起。緣起于電影、電視時代,劇集、電影、綜藝、動畫等傳統視頻內容形式有超過 100 年發展歷史。另一方面,互聯網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和硬件迭代,降低了用戶接觸互聯網的門檻,適配了更多使用場景,同時讓 UGC(用戶生產內容)豐富度和質量迅速提升,與之而來的是賽道發展新機會——短視頻。2017 年以來,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 App 迅速興起,用戶規模和時長快速增長,成為移動互聯網過去兩年最亮眼領域。Questmobile 數據顯示,2019 年 9 月,短視頻仍然是用戶時長增長占比最高的賽道,占比 64.1%。

短視頻平臺作為媒體平臺,內容的縱深始終是決定平臺最終規模和壁壘的核心影響因素。隨著用戶滲透率達到較高水平,用戶規模增長趨緩,通過運營手段實現用戶增長邊際效益遞減,從內容環節找增量自然而然會成為主流短視頻平臺布局的方向。根據上章提出“四象限”理論,我們預判短視頻一方面在保持碎片化場景特征前提下,拓寬時長邊界,打開內容形式多樣化可能性(劇集、綜藝等);另一方面,將引入更多專業化機構,打造更本土化,觀看門檻更低,貼近普通群眾日程生活內容的專業化內容。如果將以“講故事”為核心的視頻平臺“優愛騰”對標傳統衛視,則未來短視頻拓展方向則可以對標原有地面城市頻道,有望誕生一批“接地氣”專業化內容。當然,不同時代面臨是不同代際用戶,未來短視頻平臺制作內容方式也需要適配新一代用戶對內容的偏好。

測試 5-10 分鐘時長視頻,積極布局短劇集領域。據 36 氪報道,快手于 2019 年 7 月份向一部分用戶開放了 5-10 分鐘的視頻錄制時長內測,快手表示這一權限將在未來全面放開,這也表示快手下一步將拓展自有內容邊界。另一方面,內容創作者在發布豎屏短劇相關作品時帶上#快手小劇場#標簽或者@快手小劇場,就有機會被收錄。以往,由于內容創作者所拍攝的視頻短劇沒有欄目化、序列化,導致用戶體驗較為“割裂”,快手小劇場則將短劇集合至同一頁面下,方便用戶訂閱追劇,同時也能通過頁面發現更多新鮮劇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