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表初始主要以計時為主,后續逐漸演變為裝飾大于計時;而智能手表除計時外,可以實現大量附加功能。用戶可以更方便地查看通知信息,接聽電話,收發送短信。與此同時,記錄跟蹤各項健康指標,方便隨時查看健康狀態。我們認為智能手表與傳統手表,更多的是相得益彰,競爭屬性較低;兩者的消費群體和使用場景不同,并存在互相切換和搭配的作用。
智能手表一般平均 1-2 天充一次電。其受限于外形和重量等原因,無法配置更大容量的電池。同時,智能手表內部還集成了心率監測、收發短信/郵件、來電顯示等多種功能,對功耗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當前,智能手表廠商也在想方設法降低功耗,延長續航力。以 Apple Watch 為例,為了盡可能降低耗電,該系列產品通過內置重力感應器,實現了抬腕激活功能,在非省電模式下,只要抬起手腕就能顯示數字時鐘。只不過有時該功能并不靈敏,導致看時間不方便。
智能手表市場快速增長,Apple 再次引領行業。從市場數據來看,智能手表銷量真正放量是從 2015 年開始,我們認為這源于 2014 年各大廠商密集發布智能手表,其中 Apple 發布了 Apple Watch series 1,智能手表市場規模由 10 億元,增長至 2015 年的 52 億元,同比增長 420%。在 2015 年,智能手表出貨量以蘋果為首,占據全球總出貨量的 2/3,第二名是三星、其次是 Peb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