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20頁)

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云計算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被賦予新的使命。根據著名經濟學家卡蘿塔·佩雷斯的論述,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后,經歷了五次產業周期變革,每個周期大致50-60 年,前 30 年為基礎技術的發明階段,后 30 年為技術加速應用階段。當前,世界正處于從上世紀 80年代開始的 ICT 產業發展周期后 30年,信息新技術在各領域加速落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應用不斷深化,數字經濟逐漸興起并快速發展。

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近年來,在政府、產業的雙重推動下,云計算技術在我國得到迅速推廣,綜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IDC 等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962.8 億元人民幣。從區域角度來看,華北、華東、華南是中國云計算產業的發展的主導區域,主要是因為這些區域集中了中國主要的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消費品、制造等行業用戶,其中,華北地區份額最高,占 23.1%。從行業角度來看,當前,中國云計算的主要用戶集中在互聯網、交通、物流、金融、電信、政府等領域,近年來,各行業的數據量激增,更多領域開始利用云計算技術挖掘數據價值,雖然互聯網行業仍然是主導,但是交通物流、金融等行業的云計算規模也占據重要地位。

自主研發狀況。芯片產業一直是中國科技產業尤其是ICT 產業的軟肋,長期受制于人。在云計算領域,芯片產業仍是重中之重,處于云計算產業的上游位置。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直接影響著云計算產業的自主可控水平,而囿于我國芯片產業整體發展較為薄弱的境況,我國云計算產業上游芯片的自主研發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