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社交電商市場待啟資本助力龍頭涌現(31頁)

傳統電商流量枯竭、獲客成本高。過去十年,得益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國涌現出了阿里巴巴,京東這種傳統的中心化電商平臺巨頭。互聯網用戶的快速增長帶來了流量的快速增長,傳統電商平臺依靠著流量增長帶來的市場迅速發展壯大。然而,隨著互聯網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普及率越來越高,人口紅利逐漸消耗殆盡。

社交電商通過社群關系開辟低成本電商渠道。由于傳統電商發展受限,互聯網零售行業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再加上社群經濟、網紅經濟、自媒體經濟大熱的環境的催生,社交電商應運而生。社交電商,即所謂社交化電子商務,是指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于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商業模式。具體而言,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社交化電子商務,既體現在消費者購買前的店鋪選擇、商品比較等,又體現在購物過程中通過 IM、論壇等與電子商務企業間的交流與互動,也體現在購買商品后消費評價及購物分享等。從電子商務企業的角度來看,通過社交化工具的應用及與社交化媒體、網絡的合作,完成企業營銷、推廣和商品的最終銷售。

社交電商尚處于快速成長期。中國電商經過 20 年的發展,當前已經處于發展的成熟期,移動購物市場規模成長放緩,增長率降低。電商平臺格局已定,線上紅利逐漸消失。2016 年移動購物市場增速首次低于 100%,電商 MAU 增量遭遇瓶頸。在行業巨頭已經產生的情況下,如何優化移動購物的商業模式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家電商企業除了繼續不斷擴充品類,優化物流及售后服務外,也在積極拓展社交電商等新興領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