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阿里巴巴專題-搭建全球零售生態圈(84頁)

依靠阿里巴巴中供鐵軍,培育國內B2B商戶上網習慣。阿里巴巴依靠挨家挨戶的地推團隊,培育國內第一批觸網商家,同時培育大批全渠道的高管和產業大咖,號稱O2O行業的黃埔軍校。中供鐵軍—阿里巴巴成立初期B2B業務推廣和銷售的地面部隊。目標精細化、目標敲定后,將任務分配到個人, 提升覆蓋率、轉換率、復購率、滲透率。通過多層策略,提升商家匹配效率。

數字化改造,將國內優質的貨源和供應鏈服務體系輸出到海外。阿里巴巴B2B定位為信息流平臺,不輕易涉及資金流以及物流,為商人定做免費的網上商務溝通平臺;阿里B2B業務按照初定的設想,為全球商戶提供網上商戶服務,在全球網站瀏覽排名中,穩居國際商務及貿易類網站第一。阿里B2B完成數字化升級,服務中小企業出海,將國內優質的貨源和供應鏈服務體系服務到海外市場和海外中小企業,一年時間跨境專供交易市場同比400%+。

與Ebay遭遇戰,第一次求變。2003年EBAY易趣市占率90%以上,而對于新進入者,EBAY極力封殺。2003-2004年EBAY買斷新浪、百度等主要網站的廣告位置,封殺淘寶;淘寶轉而尋求大量的中小網站,依靠中小網站聯盟的推廣以螞蟻雄兵策略爭取到大量新用戶的加入。淘寶以免費換市場,培育消費者習慣,站在增量的高角度看待國內的電商發展,EBAY更多是提供一種渠道,提升交易雙方的有效性;而在初期存量市場較小的情況,淘寶“免費+支付寶+旺旺”的三角模式無疑是戰勝EBAY的法寶。2006年EBAY退出中國,標志淘寶勝出, C2C淘寶網無疑是奠定阿里巴巴零售帝國雛形的基石。在B2B市場中,阿里服務中小企業貿易,市場空間有限;而C2C市場將服務延伸至C端,改變傳統商品交易的機制,效率提升。

淘寶網的商業模式改變了交易的機制,減少商品分銷渠道以及費用率,達到產品價格優勢的過程,持續的增長需要不斷導流。同時利用商品的豐富度建立壁壘和用戶鎖定。淘寶前期的免費推行機制打破EBAY的費用率水平,品牌商可以以更低的價格銷售給消費者,獲得用戶。不同于亞馬遜以商品增長為核心的飛輪效應,淘寶網借助流量優勢,改變交易機制,獲得增長。

C2C流量圈定用戶,豐富產品品類,吸引用戶,通過用戶選擇以及商戶銷量、誠信情況,對商鋪分級,誕生眾多淘品牌。淘寶交易額近十年CAGR為51%。,2005年淘寶商品SKU為1600萬+,而2017年淘寶商品數量達到十億級,商鋪數量由2005年的17萬增加到2017年的980萬;借助互聯網紅利,商戶數量和商品品類大幅擴張,2018年阿里月活用戶達到5.52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