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紅外行業-探測器技術獲突破(36頁)

紅外線是一種肉眼不可見的光線,在 1800 年被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謝爾發現,又稱為紅外熱輻射。紅外輻射本質是一種電磁輻射,在物理學上定義波長在 0.75~1000μm 的電磁波。紅外輻射的波長介于可見光和微波之間,其短波與可見光波段的紅光相鄰,長波段與微波相接。

紅外輻射雖然不能直接被人眼感知,但它卻是自然界中最廣泛存在的輻射之一。任何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以上的物體都會源源不斷的向外輻射包括紅外輻射在內的全譜段輻射信號,輻射能力的大小與物體表面的溫度和材料的特性有關,溫度越高,輻射的能量越大。

紅外熱成像儀主要應用類型可以分為晝夜觀察和熱目標探測兩大類,最早運用在軍事領域,從上世紀 70-80年代就逐步應用于海陸空戰場,應用場景包括軍事偵察、監視和制導等方面,經過多年的技術迭代及產品換代,目前紅外產品在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軍隊的普及率較高,紅外成像、紅外偵察、紅外跟蹤、紅外制導、紅外預警、紅外對抗等在現代戰爭中是很重要的戰術和戰略手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