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印度電影專題-崛起的印度電影(23頁)

跌跌撞撞,印度電影業走向復興。印度電影業的發展始于 19 世紀末,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伴隨著政局與經濟的動蕩變化,歷經曲折。這其中包括了誕生期、無聲電影的蓬勃發展期、有聲電影的初步發展期、曲折迂回發展期、艱難轉型期及復興時代。

印度電影的誕生(1896~1910)。1896 年,英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帶著影片進入印度,在孟買第一次上映,激起了一些印度制片人的興趣,隨后印度電影開始零零散散出現。1900~1910 年,印度電影主要為短片及紀錄片,內容大多反映印度人民日常生活、自然風景、政治事件或舞臺劇等,如《光輝的孟買新娘》、《阿里巴巴》。

分解票房來源,中國市場已成印度電影海外市場增長驅動力。對于近年印度電影在海外市場連獲佳績,中國市場有著汗馬之功。2014 年至 2016 年期間,對比美國/加拿大、英國、波斯灣及澳大利亞這 4 個市場,除 2016 年略高出澳大利亞之外,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票房一直處于最低位,不及美國/加拿大市場 15%、波斯灣市場的 14%。然而,2017 年,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票房有了極大突破,直接從 2016 年的 130 萬美元躍升至近 1.97 億美元,2018 年又達到了近 2.56 億美元的新高度,可以說,2017 年和 2018年是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的大突破年。而在這兩年間,其他主要海外市場票房收入表現相對平穩,波斯灣市場甚至呈現連續性微降情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