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互聯網+政務服務”、“數字中國”驅動,政府 IT 市場規模穩定增長,軟件和服務占比提高,IT 成熟度持續提升。根據 IDC 數據,預計 2022 年中國政府行業 IT 投資總規模達到 1236 億元,17 年到 22 年的 CAGR 為 8.4%。2017 年硬件、軟件、服務的占比分別為 57%,10%,33%,預計到 2022 年占比分別為 55%,11%,35%。
中國電子政務始于 1980 年代的“無紙化辦公”和 MIS 系統建設。隨后,受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刺激,中國迅速做出反應,相繼于 1993 年啟動 “三金工程”,于 1999年啟動政府上網工程,各級政府開始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三金工程”的啟動,標志著我國“金”字工程全面鋪開;“政府上網工程”的啟動,標志著中國的電子政務建設開始受到重視。
電子政務走進了新階段,新時期也有新要求。以往電子政務比較關心業務流程信息化覆蓋率,后來發現電子政務的核心問題不再是解決業務流程信息化了,更重要的是要解決業務目標,比如原來智能法院幫助完成審判任務,現在真的提出要釋放法官的大腦,而不僅僅是釋放法官的手和腳,提出 3.0 概念幫助法官自動生成案卷。又比如警務的金盾工程,現在的要求是做到預判,從數據采集分析開始,建設一體化平臺,需要大量的數據、比對。因此這一輪的電子政務和之前是不一樣的,會帶來新的機會。新的需求出現就對市場上的廠商提出了非常高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