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器(Memory)是現代信息技術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記憶設備。其概念很廣,有很多層次,在數字系統中,只要能保存二進制數據的都可以是存儲器;在集成電路中,一個沒有實物形式的具有存儲功能的電路也叫存儲器,如 RAM、FIFO 等;在系統中,具有實物形式的存儲設備也叫存儲器,如內存條、TF 卡等。
存儲器依照特點不同可分為眾多類別。存儲器種類眾多,具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存儲形式不同,存儲器可分為三大類:光學存儲,根據激光等特性進行存儲,常見的有 DVD/VCD 等;磁性存儲,常見的有磁盤、軟盤等;半導體存儲器,采用電能存儲,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存儲器。依照斷電后是否還能保留數據,可分為“易失性(VM)”與“非易失性(NVM)”存儲兩大類。按是否可以直接被 CPU 讀取,可分為內存(主存,如 RAM)和外存(如 ROM,硬盤等)。
電子產品中處處要用到存儲器。計算機中全部信息,包括輸入的原始數據、計算機程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保存在存儲器中,因此電子產品可謂處處用到存儲器。以計算機為例進行自上而下分析:最為核心的 CPU 部分對于數據的讀寫要求高,價格昂貴,依次為 cache 緩存,然后為主存儲器 DRAM\SRAM,然后為輔助存儲器和大容量存儲器。通常速度越快、容量越大成本越高,但是隨著技術進步,成本有較大下降空間。